蘭嶼,難語
距離上次踏上蘭嶼有五年的時間。
記憶中從蘭嶼回到都市中,騎著摩托車穿梭在悶熱的街道上透別能夠感受都市叢林中的巨木如何壓縮個人身軀。
同時,納屬於中華民國版圖的兩個不同世界更促使自己思考現代化的課題。每每進入部落,常見的討論即盤旋在被印記〝落後的〞部落,是否要依循著漢人或是所謂「現代化社會」中的腳步一同前進,選擇更舒適、便利的生活。像是如果她們想要吹冷氣、使用電冰箱等等現代化的電器設備有何不可?
也沒錯!冬暖夏涼的生活、汽車、房子不正是現代人追求的嗎?
但我常在想舒適的生活到底長什麼模樣?
舒適的生活又該界定?
或者是生活該怎麼過才是舒適是如何被建立的?
如果將日常生活的選擇往上再問一個問題,即誰可以順暢地選擇舒適的生活,誰又在這樣的選擇下被排除?
進入部落時這種種糾結在心中。現代化和不再傳統的部落交會時,究竟是依循著現代化的腳步大步向前亦或這向前的腳步是一種烏扥邦式的想像。想像著美麗新世界的降臨,因此出現適者生存,不適者滅亡的話語。吸納與排除,又是一個非黑即白的選擇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