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三天,早上下雨,中午出太陽。

抵達北京的第二天,房東的兒子幫我們把床拉來。

在雨中起床,昨夜沒睡好,新的床雖是床但是很硬,而且床墊不夠厚,昨晚只蓋上從機構拿來的棉被,挺薄的。睡到凌晨的時候我的鼻子開始流鼻水,在被窩裡面但還是感到涼。這幾天因為月經來的關係,身體涼意不斷。還好,睡醒時雖然還是睏,但沒有感冒。九點多到了學校,先到高年級老師的辦公室去抄課表,我負責的部份是全校的音樂課,一共有12堂課。一、二年級有三班;三、四年級有兩班;五六年級各是一班。課堂的時間都在下午,一、二年級有音樂課本;三到六年級沒有課本,老師可以自己選擇教唱的歌曲。


接下來,我去旁聽了一堂二年級的英語課。主要觀察的重點是老師如何管秩序。我去的班級是二年一班,上得是英文課。我發現老師一開始上課花了些時間管秩序,比如說會問打鈴後要做到的三件事情,舉手才能發問、聲音要大一點之類的規定。總之,再這個班級我看到的一切到了下午同一批人完全變了樣子。

二年級同學畫我最喜歡吃的東西
 今日午餐吃的是土豆絲和冬瓜。飯後稍作休息,在辦公室內想簡單設計幾個下午的課程可以進行的活動。上課鐘響,拉緊頭皮踩進教室,這、這是我早上看到的同一群人嗎?仿如昨天的場景再次排練,只不過是孩子的年紀大了點,其實一二年級從外觀上分別不太出來。我在第一班嘗試做設計課程中的模仿動物的聲音。我發現要寫板書的時候會有障礙,主要原因是因為簡繁體的差別。這麼小的孩子很難理解台灣和大陸的差異,當然幾乎所有的班級當我提及台灣的時候她們都會說知道,而且大聲地念一些從課本上習得的字句,比如說台灣與大陸是同一家之類的。我還是很難和孩子們建立規則。所以我這三堂課還是先請她們唱已經學過的歌曲,之後請她們拿出紙筆寫上自己的姓名、年齡和畫上最喜歡的食物。


孩子們對畫畫這件事情滿投入的。都會用心地畫上我要她們畫的內容。不論如何比原本預定更早發生的六堂課已經度過,接下來就要開始煩惱如何設計接下來的課程。一位在北京大學念書的研究生阿布建議我除了簡單地教唱,可以選擇一些歌曲進行賞析的介紹。比如說分辨不同的樂器發出來的聲音、音樂的賞析,總之就是理解到音樂的特質可以帶給人的感受。關於課程的內容設計我可能先等原本的音樂老師回來以後進觀摩她們進行的方式。在做細部的設計和思考。



課程注意事項:
1.     音樂課因為在課堂的框架下,所以進行活動時可以先分組,在團體中選出小隊長(或許可以輪流擔任)。分組進行遊戲或練習的執行,可以讓孩子們建立團體合作的精神。
2.     趕緊記住小孩的名字。

二年級課堂試教流程:

用音調唱出自己的名字:我叫JJJ
1.寫上自己的名字,請小朋友一排一排排隊分組,上台在黑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先由老師示範,接下來由同學進行。

小動物的各種聲音
1. 模仿動物發出的聲音(青蛙、牛、雞、老鷹、鴨子、麻雀、狗、貓)。
2. 請同學依照座位分組,小組討論喜歡哪一種動物。選擇好自己喜歡的動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給演員與非演員的遊戲(Games for the actors and non-actors)

給我熱門景點

雜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