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之屋
今天,12月23號。貼在牆上的行程表預定明天就要把這個充滿許多腳步與聲音的場所整理完畢。搬家公司3次、愛心跳蚤屋2次、親友載送許多次,加上今天開著靈魂列車一次。可能還會有幾次零星的搬運。現在我坐在桌前,身旁的東西若是不往外看,可能會覺得這裡的東西一樣也沒有少。
這一個月整理下來,記不清楚從哪裡開始整理起的。只是如果用一個房間來計算必須整理的東西了話,有一次我算給張禾禾聽,從裡到外大約有22個房間的東西必須整理。除了東西超乎一般的多以外,這些大大小小的物件必需細細地思量它的去留問題。
東西使用性的高低、有無,搭配上這些東西必須放置在四個不同的場所。比如說極低使用率但是卻有用的東西,它會去到愛心跳蚤屋;一年一次的使用率同樣是有用的東西,它則會被送上陽明山。最大的難題就是圍繞在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有用的,可是現在卻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擺放。費思量的去留問題油然而生。這一堆堆的東西裡,甚至出現過去有人擺放在劇團少說有6-7年時間的私人物品。最方便的處理方式就是丟棄、丟棄,不斷地丟棄,把所有看見的都丟棄掉,好像會比較快一點。
這樣的想法遇上的問題卻是垃圾如何分類?塑膠、木料、布料、大件傢俱、鐵、玻璃、衣服、鞋子、棉被、枕頭。一個劇團可以生產的垃圾覺對超乎一般家庭的範疇。更何況是一個存活超過十年的劇團。
1月31號,終於這裡清空了。。。
這一個月整理下來,記不清楚從哪裡開始整理起的。只是如果用一個房間來計算必須整理的東西了話,有一次我算給張禾禾聽,從裡到外大約有22個房間的東西必須整理。除了東西超乎一般的多以外,這些大大小小的物件必需細細地思量它的去留問題。
東西使用性的高低、有無,搭配上這些東西必須放置在四個不同的場所。比如說極低使用率但是卻有用的東西,它會去到愛心跳蚤屋;一年一次的使用率同樣是有用的東西,它則會被送上陽明山。最大的難題就是圍繞在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有用的,可是現在卻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擺放。費思量的去留問題油然而生。這一堆堆的東西裡,甚至出現過去有人擺放在劇團少說有6-7年時間的私人物品。最方便的處理方式就是丟棄、丟棄,不斷地丟棄,把所有看見的都丟棄掉,好像會比較快一點。
這樣的想法遇上的問題卻是垃圾如何分類?塑膠、木料、布料、大件傢俱、鐵、玻璃、衣服、鞋子、棉被、枕頭。一個劇團可以生產的垃圾覺對超乎一般家庭的範疇。更何況是一個存活超過十年的劇團。
1月31號,終於這裡清空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