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1的文章

南部的溫度

今年的過年即將赴日演出,每一年的年節和家人團聚的日子,將在今年有些不同。趕在年前,我回了一趟恆春。那天晚上,先是在劇團聽著各式各樣懷念或是新進的歌曲,一旁有白兔正幫著東尼剪頭髮。後來我們一起去了東尼很不喜歡的一間三媽臭臭鍋吃晚餐。那天,我和東尼一起坐上國光的夜車。 夜半不知幾點,我被失溫的雙腳冷醒。髖關節以下完全感覺不到溫度。看看四周的乘客,大家好像很溫暖地窩睡在座位上。身旁的東尼,也一副處之泰然的樣子。我跟東尼要了威士忌。小酌幾口後再次在低溫中睡去。凌晨6點左右到了高雄。一下車才知道原來東尼一路上也冷壞了。我們在哆唆中走進24小時的速食店。清晨的速食店有把此當作中繼站的阿兵哥、一早即相約見面的青春男女、獨自閱報的中年男子。補充食物後,我們站在街邊看著從車站走出的男女,南部的男女,在13度的溫度下,穿著一件或長或短的T恤,外頭罩著綿質的外套。我和瀧谷層層包覆的妝扮在自己的眼裡,分外顯得笨重、不適宜。 我想起了家兄在北部的穿著,原來這幾年來他對衣物的習慣一直維持在南部時代的簡便單薄。街上的冷風吹著因剪去頭髮而外露的雙耳,雙耳準確地觀測溫度的改變。寒冷的雙耳好久沒有在這個季節回來吹風了。

記憶之屋

圖片
今天,12月23號。貼在牆上的行程表預定明天就要把這個充滿許多腳步與聲音的場所整理完畢。搬家公司3次、愛心跳蚤屋2次、親友載送許多次,加上今天開著靈魂列車一次。可能還會有幾次零星的搬運。現在我坐在桌前,身旁的東西若是不往外看,可能會覺得這裡的東西一樣也沒有少。 這一個月整理下來,記不清楚從哪裡開始整理起的。只是如果用一個房間來計算必須整理的東西了話,有一次我算給張禾禾聽,從裡到外大約有22個房間的東西必須整理。除了東西超乎一般的多以外,這些大大小小的物件必需細細地思量它的去留問題。 東西使用性的高低、有無,搭配上這些東西必須放置在四個不同的場所。比如說極低使用率但是卻有用的東西,它會去到愛心跳蚤屋;一年一次的使用率同樣是有用的東西,它則會被送上陽明山。最大的難題就是圍繞在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有用的,可是現在卻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擺放。費思量的去留問題油然而生。這一堆堆的東西裡,甚至出現過去有人擺放在劇團少說有6-7年時間的私人物品。最方便的處理方式就是丟棄、丟棄,不斷地丟棄,把所有看見的都丟棄掉,好像會比較快一點。 這樣的想法遇上的問題卻是垃圾如何分類?塑膠、木料、布料、大件傢俱、鐵、玻璃、衣服、鞋子、棉被、枕頭。一個劇團可以生產的垃圾覺對超乎一般家庭的範疇。更何況是一個存活超過十年的劇團。 1月31號,終於這裡清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