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之夢
看完之後,我想起天使和我說的:「你們這一群人太恐怖了,每個人讀的書比誰都還多。應該要去想想,到底你們說的話有誰聽得懂」。實際上確實如此,如同這幾天我和東尼說的,我們應該要找出一個調整的氣閥,將我們所感受到的、恐懼的與不滿的,調節到一個符合普遍性的軌道。確實如此,如果我們還想透過戲劇和跟大家對話了話。
這一齣戲所使用的象徵人物是我在熟悉不過的,成長在90年代的我,時代給予我外在的集體記憶實在符合不過。但是看完之後,我心中當下最即刻的感受是什麽都沒有。這來自我太熟悉他想講的,我試著吐出一句不帶有任何負面評價的話。在那時我說的是:「好像少了些什麽」,異化、疏離,摘除某種追求美好的面具,好像是這樣說的。我承認我的重口味讓我感覺由一首首片段所串接起來的專輯,缺乏了一種更虛無、更不堪的的無力感。如果現實令人如此不堪如此失去方向,那麽我以為的現實肯定是與戲中的現實存有裂縫。
説真的,我十分不喜歡那種說法,也就是:「不左、不前衛、不廉價批判」。我常在想到底說這樣話的人經歷過什麽,讓自己在表述的時候,試圖想跟所謂〝教條〞的說詞拉出距離。假使自己從未陷入一種紅色與教條的窠臼裡,那麽這樣的表述到底意味著什麽?
我可以說明我的立場,但是你不一定要接受我的立場,甚至歡迎你指出我的立場再哪個部份有待進一步理解與證明。為什麽在還沒有被貼標籤的時候就已經說明自己的無菌性?到底在害怕什麽?這是新世代慣有的方式嗎?還是不分世代的存在於社會中呢?
真實的狀況存再於一瞬間,但是那並不意味著你會從一個無神論者轉變為相信神的存在。透過熟悉的話語,無產階級不可能在今日的勞動過後,明早隨即意識到自己是個無產階級。意識的轉化從來就不可能是在一瞬間,現實上人經常在反覆咀嚼著與自己相反的事物,同時覺得那與自己是處在相同方向的事物。
真實存在於片刻,真實的轉變是在那片刻潰堤之際。
這一齣戲所使用的象徵人物是我在熟悉不過的,成長在90年代的我,時代給予我外在的集體記憶實在符合不過。但是看完之後,我心中當下最即刻的感受是什麽都沒有。這來自我太熟悉他想講的,我試著吐出一句不帶有任何負面評價的話。在那時我說的是:「好像少了些什麽」,異化、疏離,摘除某種追求美好的面具,好像是這樣說的。我承認我的重口味讓我感覺由一首首片段所串接起來的專輯,缺乏了一種更虛無、更不堪的的無力感。如果現實令人如此不堪如此失去方向,那麽我以為的現實肯定是與戲中的現實存有裂縫。
説真的,我十分不喜歡那種說法,也就是:「不左、不前衛、不廉價批判」。我常在想到底說這樣話的人經歷過什麽,讓自己在表述的時候,試圖想跟所謂〝教條〞的說詞拉出距離。假使自己從未陷入一種紅色與教條的窠臼裡,那麽這樣的表述到底意味著什麽?
我可以說明我的立場,但是你不一定要接受我的立場,甚至歡迎你指出我的立場再哪個部份有待進一步理解與證明。為什麽在還沒有被貼標籤的時候就已經說明自己的無菌性?到底在害怕什麽?這是新世代慣有的方式嗎?還是不分世代的存在於社會中呢?
真實的狀況存再於一瞬間,但是那並不意味著你會從一個無神論者轉變為相信神的存在。透過熟悉的話語,無產階級不可能在今日的勞動過後,明早隨即意識到自己是個無產階級。意識的轉化從來就不可能是在一瞬間,現實上人經常在反覆咀嚼著與自己相反的事物,同時覺得那與自己是處在相同方向的事物。
真實存在於片刻,真實的轉變是在那片刻潰堤之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