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熱門景點






我再次遇到我的第一位日本朋友,他說自他首度離開日本後,他到過的地方好像都跟墳墓有關





韓國光州
518紀念公園、台北六張犁公墓。










 一年半前小坂到台北,我苦思希冀設計一個完美的導遊計畫,計畫的重點不單是觀光,同時也希望讓他感受台灣社會的不同面向,破敗、奢華、平實。

計畫最後的內容是六張犁公墓與馬場町。那天,乘著台北灰濛濛帶點雨的下午,我和東倪聾谷各自騎上摩托車〈我想這也應該算是計畫的一部分〉,

還不忘買上一杯珍珠奶茶,騎往六張犁。花了些許時間,我們找到散落的墳墓區。點了一根煙給地下的前輩,用著破英語跟小坂解釋這個地方。

在一堆荒墓間,我望著
101這高聳的建築物,


 



跟小坂說:「你看,這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築」!







小坂回去廣島了,不知道他現在對鄰近的幾個國家的印象是什麼…



  







如果你有外國朋友來,只有一個下午的時間你會帶他去哪?


 

 



 


同樣的問題,我想也發生在昌信兄的身上。這次到韓國,最後三天兩夜的時間,在昌信兄的安排下,經歷一趟據他說是“精神與健康之旅”。

旅途的意義為,回到現實生活後,可擁有飲下更多酒液與吸取尼古丁的身體。



一進入浮石寺住持的房所,就得向住持行三跪三拜之禮,先是遲疑;但接下半秒,我想起
2005年反WTO韓農跪拜的姿勢,帶著這份不確定我模仿著腦袋裡2005年的那場記憶跪下站起。當晚,7點半被迫就寢,半睡半醒中,輾轉於過熱的地板與房門外呼嘯的風聲,不安於眠已十分惱人,偏偏兒時閱讀過的蜘蛛精、虎姑婆、瘦胖鬼都選擇此時與我敘舊。凌晨3點,走向寒氣四溢的大殿做早課。隔日,儘管我的雙腳依舊在寒冷的氣溫中逐漸失去知覺,昌信兄卻殷切地解說浮石寺的建築設計;替我們不停地留影,像個帶著四個小孩出門的爸爸。


  



下一站,安東河回。




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表示她在河回體驗到韓國精神,房舍、食物、假面舞…她的來訪將河回村推往觀光明星的火紅境界。

河回村果真古意濃厚,保留下來的多是大戶人家的房舍。部分可提供體驗傳統生活的住宿。

 2007的最後一天晚上,回到啤酒和零食的擁抱,昌信兄突而一問, 浮石寺的經歷感覺如何?

我的答案是在巨大神像帶給我的恐懼感與寒冷的天氣下,我實在無法更進一步思考浮石寺與韓國文化的關聯。


 


昌信兄選擇了韓國著名的觀光景點,這些地方不管用什麼方式存留,在現有的軌跡上都代表著過去韓國歷史文化的一環。傳統文化與資本化透過彼此適切的互動方式結合,矛盾又並存。



 一年半往返韓國四次的時間,酒量是明顯提升了。願我對韓國的理解可循此邏輯推演下去。


 

 



 


 


如果你有外國朋友來,只有一個下午的時間你會帶他去哪?


 

 



 


 


 

留言

fju31表示…
臣臣妳願不願意把我當外國人帶走阿~



我覺得我跟外國人實在有點接近~



腥腥
PING表示…
我很訊

常常都是龍山寺

我都沒有思考


kuanchenyin表示…
龍山寺好像也滿不錯的。



猩猩你哪裡像外國人啦?
artshen表示…
帶她去吃吧
猩猩表示…
因為我都不知道哪裡有歷史感阿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給演員與非演員的遊戲(Games for the actors and non-actors)

雜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