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台北國際行為藝術節





9人巴下車後,我們走進身體氣象的工作室 





原定今天下午進行的訪問,取消後在晚上
11點多,好像即將以另一種方式進行。 





玄關處推放了許多過期書報雜誌。拉開紗門,門口的左方發出黃色的燈光。在燈光的中間,有一幅黑白照片,照片中的女士,約莫
67十歲,她戴著黑框眼鏡,及肩的頭髮在髮圈穩當的牽制下,整齊地往後方順去。這個發出黃光的小格子,除了光線,更是那白色襯底的部和兩束花草,很突出的在我一踏進這間屋子時吸引我的目光。 
整間屋社的擺設和光線,與我的記憶十分吻合。沒有規律的陳設方式,過多的東西全都好好的坐落在房子的每個角落。我習慣在同一空間裡出現許多不同時間的物品,這樣一走進這個空間就可以浸泡在歷史中。不會因為整潔有秩序的氣息掩蓋掉對這個空間的掌握。

為什麼要向80年代致敬?





這是進屋的第一個話題。提起左翼的過去或曾經發生過的反抗運動,我們可以輕易說出
1968年的學生運動、文化大革命。在台灣,228或白色恐怖。但就是因為輕易,因此向80致敬就是再度創造個人對過去的詮釋權。個人想說話就透過身體表達。

 致敬不是將過去裝箱供奉,過去發生過的用身體再現於當下



TIPAF2007演出行程表

http://blog.xuite.net/bodyphase/watan/12848946





 


 



 


 



 


 

留言

artshen表示…
好久沒有見面了
kuanchenyin表示…
對呀,約個時間吧。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給演員與非演員的遊戲(Games for the actors and non-actors)

給我熱門景點

雜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