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晚上來到牯嶺街小劇場二樓,先是看到阿忠在樓下抽煙,遇到易點點在一樓吃著燒餅。停好車後我走到南海路上的便利商店,買了一罐薏仁米漿。最近的天氣從冰冷到溫暖,早上起床後我的鼻子又開始流水。吞了兩顆抗過敏藥,到了晚上流鼻水的情況趨緩。但是我還是帶著口罩。暈暈地上樓。 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 工作坊前,只有觀看沒有實作的經驗。由於前面三天我都在準備自古稽古,今天來到牯嶺街我是很疲倦又不安的。不安在於,我是那種對於即興或是由臨時表達些什麼,完全無力的人。我害怕老師會要我們做些類似的東西,但是既然答應參與,剩下的方式好像只能把自己投入其中,走一步算一步。不要給自己那麼多的想像,製造一些無謂的煩惱。 工作坊的講師:霜田誠二。我在二00七年的行為藝術節裡看過他的行為。銀白色的頭髮,七分褲加上皮鞋。工作坊一開始,霜田放了一些國外的行為藝術給我們看。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個人拿著好幾箱的玻璃杯,一層一層的堆疊。背景播放著事先錄好的聲音,說著不同國家的名稱。當那個人把好幾箱的玻璃杯推好後,他便鑽到地下,用很緩慢的速度向前爬,在他移動的時刻,桌上的玻璃杯因為移動而掉落。霜田又再放了一些影片,大約一個小時過後,他要我們做一個練習。每個人輪流上台自我介紹三分鐘。不用作任何的動作,只透過語言,也不能交談。 自我介紹不稀奇,但是要介紹什麽?霜田說這就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與決定的。於是他開始分組,他詢問大家出生的月份,1-12月排順序。一共有19人。我是最後一號。 一號有一號的突然,最後一號有最後一號等待的焦慮。聽著每個人的介紹,我的腦袋裡也開始想我到底要說些什麽?但是我又無法再短時間聚焦地想好自我介紹的每一個大項。聽著台上的,想著自己的,但是腦袋卻呈現一片空白與停格。好像想好要說什麽,但是上去後從嘴裡吐出來的卻又是一些無預期的字句。終於,在他播放的音樂中,完成了第一次的練習。 第二個練習,也是今天最後的練習,每個人輪流上台,不用任何的言語,站在大家的面前3分鐘的時間。 兩個練習結束後,我們看見彼此想說的,以及面對人群時的樣貌。霜田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顏色。這樣的顏色會出現在自己的行為藝術中。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you just use your existence』。 第一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