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躁的屁股來自浮躁的心,坐不住的老毛病像月事的週期性造訪我。 上星期收到即興工作坊的信後,短短幾天被這件事糾結不已,將話語與想法透過身體再現,我需要更多的學習與思考。 生活夾雜不同瑣務,要再短短的時間好好思考角色的內再並以身體、話語即興真的很難。“即興”從字面上看來好似就當下的情感與認知在眾人面前呈現。但是如果自己沒有對角色或劇本大綱做準備,即興可是急不出來的。紀錄下昨天即興工作坊的過程,或許對以後再度進行即興時,自己會更清楚要思考和注意的事情。 開始即興前,我決定先表露我的困擾與自己的準備不足。我問了個問題:劇本的主要概念是什麼?在此問題下我得到了幾組對應的字詞:流離與重整、理想與現實、記憶與觀光、黑暗與光明。這次劇本中的角色分處幾組不同字詞的兩端,每個人或光鮮或底層都處在流離的狀態。離散來自開發與觀光,是資本造就的流離。對應現實社會,溪洲、三鷹、九份眾多都市開發下成功或犧牲的地點都是轉角處的廢棄遊樂場。 劇始於現實人物的偶發事件,引領大家進入超越時空的邊境有所重整。在這兩兩字詞中,存在某種不確定的縫隙,於是「影」是每個人看見與看不見的形體,是自己的一部分卻也經常被遺忘,穿梭在兩兩字詞裡。 對於「影」,大家產生了許多討論。天使說影就像是許多人對鬼或魔的反應,面對人群或是公共時,我們述說著討厭鬼、害怕魔,但心底卻期待魔的力量可以翻轉日常生活的規則,或者說在某些情況中魔成為現實生活的寄託。害怕或抗拒來自認知到魔的力量可超出我們所理解的範疇,在未知的範疇中模擁有強大的力量。例如,在韓國的民間唱謠中,幾種不同唱法與角色來自民間社會裡某些典型人物的縮影。痲瘋病人即為唱謠中的一種角色。現實生活裡痲瘋病人被推居角落,人皆恐之。但是痲瘋病人所承受的痛苦與遺忘卻成為傳唱的角色之一,是社會眾身的典型。處在人們最害怕與恐懼的位置,讓她們更清楚理想與現實、黑暗與光明的分野。痲瘋病人宛如魔,人們害怕他們,卻也已另一種方式在民間歌謠裡使她們成為主動的言說者。 扮演『影』的柯得分說其實他也不知道自己可以作什麼樣的即興,與我對劇本大綱的模糊不解相比,柯得分反到覺得大綱很清楚而且角色性格也很清楚。聽柯得分這麼一說我發現自己對即興的問題或許卡在兩個不同的地方。先前我有過兩次針對劇本寫作即興的經驗,一次是麻辣,一次是闖入。麻辣的即興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進行前先給我們場景、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