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08的文章

又愛又恨

圖片
氣候 :連日陰雨。 心情 : 上上下下。這幾天我都昏睡在暖爐旁,天氣實在冷。 但我還是努力維持在勢力範圍內調查任合半點蛛絲馬跡的好習慣。 昨天,我遵循著守護小主人的惡習,當她進來這個地方的時候,我在門外採用蹲姿注意著門內隆隆的水聲。 不管是大號或小號或洗身體或刷牙齒或照鏡子..... 總之,我老是端在那,試圖從氣味、聲音、溼度分析出裡面的一舉一動。 行動: 暴躁的小主人終於走了出來。 換我衝了進去。濕濕溫溫的,雖然我極度討厭水,但是這感覺濕濕溫溫真的很舒服,尤其符合這幾天的氣溫。 心願: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成為愛水的貓。 為什麽? 因為是 心 願。

250公克

圖片
凌晨一點十五分,她走進轉角處的超市,在幾座直立的貨架群裡找尋咖哩調味包。          每次踏進超市,總是忘記一開始來此的目的和必須購買的商品。一列列的貨架上玲瓏滿目的色彩,像是記憶中美好的事物。北上求學後,一個人的生活方式逐漸改變她原有的購買習慣。以前在家裡這項工作不需要她操心。回家後總是有滿滿一桌的飯菜等帶著她。這些日子,天氣轉涼,雖然亞熱帶氣候的街道無法深刻顯現秋楓圖像。但在夜間再也感受不到透不過氣的悶熱。正是如此這般的氣候下,她想起母親烹煮的咖哩飯。 穿梭於貨架中的捉迷藏大約持續一小時,但找到咖哩包後真正的遊戲才剛開始。首先最吸引她的是包裝外印有日本字的舶來品。光是口味即有歐風、和風、中辣、甜味、紅酒燴牛肉、豬肉咖哩等,歐風搭配藍色、和風搭配綠色、中辣則是紅色…真空包裝上印的照片促使她幻想當這些食物入口的那一剎那。咖哩的熱氣彷彿溶化都市生活的鬱悶和思念。她總是對微小物件上,竟擁有如此大量的訊息感到不可思議。 250 公克重的真空包裝竟可帶給人歡愉和想像。另外,令她停滯不前的是以往她不曾見過的商品,印尼咖哩,成分:辣椒、蔥、蒜、番茄、香草、香辛料、鹽、糖、豆油、蔬菜油、酵母抽出物、維生素 E 。印尼咖哩包的前面有著以英文複印的宣傳文字,往後看一排排陌生的歪斜字透露出異國情調,左下角貼了一張中文說明。馬來西亞咖哩包, 成份: 蔥頭,蒜頭,香茅,辣椒乾,糖,鹽巴,植物油,咖哩混合料(特製秘方)。封面印有兩根大雞腿浸泡在咖哩醬中,上面寫著南洋風味檳城道地咖哩雞醬料「咖哩雞即煮醬」。如此幾經比較容量、包裝外的圖片、價格和烹煮方式,她選了紅酒燴牛肉日製咖哩和馬來西亞的咖哩雞即煮醬。   流理台上輕放著撕開的咖哩調味包。平日小於一碗飯的食量,在思念的催化下一連嚥下兩包咖哩。鈉、硝酸鹽、 植物油脂、小麥粉、砂糖、番茄糊、咖哩粉、食塩、香辛料、酵母菌、蘋果泥、綜合果醬、花生粉。 在調味包的外皮清楚寫著她嘔出來的到底擁有何種物質成分。口腔中留有兩種咖哩相互雜陳的氣味,她昏沉地躺臥在房間裡。凌晨三點五十,在夢境裡她的口腔成為置放咖哩的真空包裝,在工廠生產線的末端化作機器的一部分。她慌張地想逃離,但她的身體溶化成生產咖哩包的一部分,嘴巴依循微電腦的設定標準一張一合、一張一合。 ...

給我熱門景點

圖片
我再次遇到我的第一位日本朋友,他說自他首度離開日本後,他到過的地方好像都跟墳墓有關 韓國光州 518 紀念公園、台北六張犁公墓。   一年半前小坂到台北,我苦思希冀設計一個完美的導遊計畫,計畫的重點不單是觀光,同時也希望讓他感受台灣社會的不同面向,破敗、奢華、平實。 計畫最後的內容是六張犁公墓與馬場町。那天,乘著台北灰濛濛帶點雨的下午,我和東倪聾谷各自騎上摩托車〈我想這也應該算是計畫的一部分〉, 還不忘買上一杯珍珠奶茶,騎往六張犁。花了些許時間,我們找到散落的墳墓區。點了一根煙給地下的前輩,用著破英語跟小坂解釋這個地方。 在一堆荒墓間,我望著 101 這高聳的建築物,   跟小坂說:「你看,這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築」! 小坂回去廣島了,不知道他現在對鄰近的幾個國家的印象是什麼…    如果你有外國朋友來,只有一個下午的時間你會帶他去哪?       同樣的問題,我想也發生在昌信兄的身上。這次到韓國,最後三天兩夜的時間,在昌信兄的安排下,經歷一趟據他說是“精神與健康之旅”。 旅途的意義為,回到現實生活後,可擁有飲下更多酒液與吸取尼古丁的身體。 一進入浮石寺住持的房所,就得向住持行三跪三拜之禮,先是遲疑;但接下半秒,我想起 2005 年反 WTO 韓農跪拜的姿勢,帶著這份不確定我模仿著腦袋裡 2005 年的那場記憶跪下站起。當晚, 7 點半被迫就寢,半睡半醒中,輾轉於過熱的地板與房門外呼嘯的風聲,不安於眠已十分惱人,偏偏兒時閱讀過的蜘蛛精、虎姑婆、瘦胖鬼都選擇此時與我敘舊。凌晨 3 點,走向寒氣四溢的大殿做早課。隔日,儘管我的雙腳依舊在寒冷的氣溫中逐漸失去知覺,昌信兄卻殷切地解說浮石寺的建築設計;替我們不停地留影,像個帶著四個小孩出門的爸爸。    下一站,安東河回。 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表示她在河回體驗到韓國精神,房舍、食物、假面舞…她的來訪將河回村推往觀光明星的火紅境界。 河回村果真古意濃厚,保留下來的多是大戶人家的房舍。部分可提供體驗傳統生活的住宿。   2007 的最後一天晚上,回到啤酒和零食的擁抱,昌信兄突而一問, 浮石寺的經歷感覺如何? 我的答案是在巨大神像帶給我的恐懼感與寒冷的天氣下,我實在無法更進一步思考浮石...

入冬第一波

圖片
我回來了 從韓國回到台灣的路途上,我的排泄物可說是跨越邊界,同時也不忘在空中留下印記。 在韓國的最後一天晚上,我的胃受寒。歷經第二次放血與吞了兩種科學韓藥後,終於在要回台灣的早上她起了莫名的作用。 胃痛次數少得可計算的我,總再每次胃痛細細品味胃痛的意涵。 不過我的胃還是很強壯的,因為第二天我就和東尼聾骨一同享用麻辣鍋。 今晚,入冬以來第一次的薑母鴨也被我征服。 每年這個時節,老爸總是會從南部帶回紅頭番鴨,在他的指揮下,老媽子一邊回嘴一邊把薑母鴨準備完成。 我們全家在冬天吃薑母鴨的習慣再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那時恆春鎮上靠近僑勇國小開了第一家薑母鴨。 那時的我對食物沒多大興趣,只是老爸回恆春的聚會。我的焦點多擺再店裡面放送著綜藝節目的電視上。 只有再那個時刻我才可以看看張菲耍寶。 很久沒回去恆春,上次去吃薑母鴨,當時幫忙端盤子與我相同年紀的男孩已站在特製的大鍋前翻炒著鴨肉。 小鎮生活總有這般經歷,不管我何時會去,總是會再相同的地方看見時空的轉變,透過「人」再現於我眼前,